《广州市社会保障(市民)卡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近日正式向公众征求意见。《办法》一经实施,社会保障(市民)卡有望在已具备的医保业务办理、公基金查询等功能基础上,陆续整合更多社会公共资源,提供更多便民服务,结束目前多部门发卡、重复采集市民信息的现象,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,让广州市民免去“周身卡”麻烦。
记者25日从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会议上了解到,社保(市民)卡是一张定位于“社会保障和政府公共服务一卡通”,集身份认证、信息记录、信息查询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卡。卡面上除印有个人彩照外,还显示参保人员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月、民族和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,是广州市民和参保人员办理劳动就业、社会保险、医疗卫生、社会救助、抚恤优待、残疾人保障、老年人优待、公积金贷款、人口与计划生育、学籍管理等个人社会事务,享受社会保障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的电子身份凭证。
社保(市民)卡2007年7月通过广州市发改委审批正式立项,并从现有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入手,启动批量发行和应用工作,逐步替代原医保磁条卡。随着进一步推广使用,社保(市民)卡将陆续整合更多社会公共资源,提供更多便民服务并扩大发行范围,逐步实现广州市民人手一卡。